中美在有关贸易问题的谈判上,现阶段只达成了“框架协议”网上股票配资杠杆,“休战期”也只延长到了11月份,这就意味着接下来中美还必须进行一轮或多轮的接触。然而,想要真正达成协议,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日前,美媒就报道称,在特朗普总统渴望与中国达成经贸协议之际,中方一边却提出了一个让美方非常“为难”的要求。
(特朗普)
美媒表示,此前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的都是“战略模糊”的政策,拜登执政期间采取的是“不支持台独”的立场,特朗普上台后,官方话语则是“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这些话术本质上承认中国对台湾地区的主张,但并不予以认可,一定程度上也“安抚”了中方。
但现在,中方正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明确向特朗普政府提出要求,敦促美国正式表明美国反对“台独”。
美方知情人士表示,当下特朗普非常渴望和中国达成经贸协议,所以中方是有一定把握的,认为能说服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改变立场,这也将意味着美国可能从所谓的“中立”,转向和中方立场一致。
此外,其还拿出了具体的事例说明,即特朗普政府近期暂缓了对台湾地区的军援,同时还拒绝让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在美国过境。
总之,中方就是要借接下来的中美元首会晤,为台海问题创造转折点,同时拉开美国政府和台当局之间的距离。
对于美国而言,台湾问题算是他们手中牵制中国最重要的筹码。
台湾地区位于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是美国构建对华“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关键节点。美国通过所谓的对台军售和军事合作,将台湾地区打造成了监控解放军海军活动、迟滞解放军远洋作战的前沿堡垒。
再加上其非常明白,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若能长期通过“战略模糊”政策在两岸间制造张力,迫使大陆在军事、外交、经济等领域消耗大量资源,同时通过炒作“台独”议题干扰中国统一进程,便能有效延缓中国在高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总的来看,所谓“战略模糊”的本质,就是美国通过制造不确定性实现“双重威慑”的一种手段,既警告大陆“武力攻台将付出代价”,又约束台当局避免“法理台独”。这种策略能使美国在所谓的“三角关系”中占据主动,后续根据自身利益灵活调整政策。
(中美谈判)
而中方当下之所以认为美方这一筹码可以收回,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美方深知台海冲突的灾难性后果。
此前美国智库兵推结果显示,若是中美因为台海问题爆发冲突,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基地和舰队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智库近期就出现了呼吁调整政策的声音。例如,“防务重点”智库建议特朗普与中国达成“大妥协”,包括明确所谓对台湾地区军事支持的“非保证性”、限制美国和台当局接触等。这种主张反映出,美国部分精英已经意识到,随着解放军实力增强,美国继续拿台当局作为棋子制衡大陆,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其次,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军事现代化的推进,美国的“战略模糊”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中国在台海问题上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军事威慑如常态化演训、法律手段如《反分裂国家法》和外交斗争遏制“台独”势力。同时中国不只靠军事,还靠规矩和人心。《反分裂国家法》里面写得很清楚:要是“台独”敢搞分裂,或者外部势力干涉,中国有权用非和平手段解决,这等于是给“台独”和外部势力划了条红线。通过惠台政策,我们更是增强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根本上削弱了“台独”生存的土壤。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方对参与所谓对台军售的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冻结它们在中国大陆的资产,不让它们跟中国企业合作,断它们的财路,并限制稀土等关键材料出口,直接击中了美国的战略痛点。
最后,特朗普的商人思维,也给中方带来了机会。特朗普的交易外交风格使其可能将台海问题作为换取经济利益的筹码。今年他就曾暂停对台军售以推动中美贸易谈判,并暗示愿以“弃台”换取中国在关税、稀土出口等领域的让步。
(解放军台海演习)
总的来说,台海问题是中美之间最绕不开、也最容易擦枪走火的事,美国想拿台湾地区当“绊脚石”拖慢中国发展;而中国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是真能说服特朗普改改立场,那可不只是美国少了筹码那么简单,更会让全世界看到,美国的霸权没那么牢了,一个中国原则会更深入人心,甚至可能改变战后几十年的国际秩序。
但同时对中国而言,最可靠的路径仍是增强自身实力,通过以武止戈与以文促统相结合网上股票配资杠杆,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